政协委员呼吁加大惩处装修公司贩卖信息惩罚力
日期:2020-05-16 17:16:41 | 人气:
遭装修公司的电话骚扰,是不少购房者的“共同经历”。在政协贵阳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,政协委员王强递交的《关于加大装修公司贩卖信息惩罚力度的建议》提案备受媒体关注。该提案,道出了不少业主的心声。
提案调研:调研发现,装修公司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及营销传统,向地产开发商购买客户信息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。电话营销因成本较低,见效快,仍是装修公司主要的营销方式,加之相关部门对于装修市场缺乏监管、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等原因,装修公司购买客户信息,进行电话营销的现象依然普遍。调研发现,装修公司购买业主信息的渠道多样,一是向售楼中心人员私下购买,二是装修公司之间相互倒卖信息,渠道隐蔽,取证困难。调研过程中,曾在贵阳某小区业主群内进行问卷调查,反馈信息300余条,其中90%以上的业主反映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,但是选择维权的却很少。分析原因:部分业主出于同情心理,放弃维权;投诉找不到相关责任部门;维权后怕装修公司以其他方式进行骚扰;维权成本较高;部分业主对于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认识不足。提案建议:加大对装修公司的监管,客户经理、营销人员的电话要在工商管理部门或相关责任部门依法报备;通过大数据、电话标记等技术手段,移动、联通等通讯公司对异常电话加大监控力度,并及时通报公安机关;加大惩处力度,增加装修公司的违法成本;将买卖业主信息、参与电话营销的人员,纳入个人征信系统。移动、联通等通讯公司对于号码使用异常的人员,严格管控其办理电话卡数量;在购买房屋时,业主有权提出与商家签订个人信息的保密协议,通过条款协议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;开发商、物业公司应加强对销售人员、业务人员的管理。记者采访:●委员坦言:我只是“代言人”几经周折,都市新闻记者联系上提案者王强委员。王委员坦言:“这个提案,我是‘代言’,当时我看了提案内容后,感觉调研仔细,分析头头是道,呼吁有理”。据了解,王强委员是省大数据局某处负责人。最后,都市新闻记者联系上了提案的具体执笔者,贵阳学院的李焕臣老师。李焕臣老师介绍,他是山东人,两年前在贵阳买了一套住房,从那以后,每天遭一二十个装修电话骚扰,细算下来,两年时间,接了上千个装修电话。后来,他简直不敢再继续用那个手机号码了,直接申请停机。前不久,才去通讯公司进行了恢复,但目前偶尔都还会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。李老师说:“有一次,我曾‘威胁’过一家装修公司,说要去投诉他们,后来那家装修公司就没来电了,停了个把月,又继续了。”李老师介绍,大数据时代,用户处于相对劣势地位,个人信息常被不法企业肆意兜售买卖,骚扰电话和短信缠身,苦恼于隐私遭侵犯、不知如何维权,已成为不少人的“共同经历”。近年来,国家重视个人隐私、个人信息,已经立法保护,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明确规定: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,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,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,这其中包括电话、短信等方式,市民可以向消协投诉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也对“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、电信、交通、教育、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,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”的行为进行惩处作了明文规定。●购房者:有必要签订个人信息保密协议采访中,家住市北路的程女士告诉记者,去年6月,她在观山湖区一楼盘买了套新房,刚办完购房手续后没几天,推销装修的电话就打来了。起初程女士很不解,自己的购房信息怎么被泄露的?从那以后,她每天都会接到十多个类似的装修推销电话。“闲时还好,尤其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,简直是冒着危险,接也不是,不接也不是。”再后来,程女士接到类似电话要么是立即挂掉,要么是告知对方不打算装修。半年前,家住盐务街的黎鹏先生购买了花果园一套住房,自签订购房协议后,几个月的时间里,他初步统计,被上百家装修公司电话、短信骚扰。这些装修公司不但清楚购房者姓名、年龄、性别、家庭住址、职业、收入等,还知道购买房屋的面积和交房时间。“自己和身边买房的人都接到过无数类似推销装修的电话,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,最大的财产就是房产,财产信息不安全,让人细思极恐,购买大商件品时,我们确实有必要和商家签订个人信息保密协议。”